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师(1 / 2)

山沟皇帝 雨天下雨 3022 字 27天前

兴泉府城内,王单旭一脸愁容的看着手中的报告半天都没有说话。

虽然说之前他大字不识,但是这一年多来也是硬着头皮读书认字,这文章自然是写不出来的,甚至很多字他都不认得,不过简单的文字报告他还是看得懂的。

这报告的内容很简单,是城内储备物资的报告。

上面说粮食已经不足全城人口十天之用了,其他的军械物资倒还算是充足,尤其是弹药和弓箭等消耗性的物资,因为当初大撤离的时候,为了确保贵州东部地区的守军的弹药供应,这城内还留有小规模的弹药以及弓箭等作坊,虽然说包围后,原料已经是断绝了来源,只能依靠原有的原料进行生产,不过这也足够城内守军使用了。

毕竟现在城内手中的枪炮武器也是不再满编了,火枪不过五百条,火炮不过是一门八百斤的重炮以及十多门一百五十斤的营炮和缴获自明军的百来斤的碗口炮。

如今城内的作坊虽然已经停工了,不过他们还是储备了足够多的弹药,箭支也有不少。

至于冷兵器,有着明军这个运输大队长在,大唐王朝从来就没有缺过冷兵器,无非就是冷兵器之中的盔甲少一些,刀剑的质量差一些而已,但是勉强用还是可以的。

现在的关键倒不是军械弹药不足,而是粮食不足。

早在数天前,王单旭就已经是下令集中全城粮食,并由军方统一分配,但是收集起来的粮食却是不多。

这倒不是那些大户们不肯上缴粮食,在军方的刀枪逼迫下,那些大户们可没有胆子私藏大批的粮食,当然了,而且大批粮食也是藏不住,城内就这么大一点,但是人家私底下藏了部分私用的口粮肯定是有的。

对此军方也不好逼迫的太过,这些大户们自己留下口粮也就留下了,但是多余的都必须出售给军方。

然而即便如此,搜集的粮食也是不多,这被围城两个月了,城内的粮食也是固定的,大户们平白无故也不会囤积大量的粮食,而且不少人都是在前期私底下高价出售了一批粮食,如今留下来的粮食却是不多了。

收起手中的报告,王单旭抬头看着下方的一群军官们,然后道:“如今粮草已经能不足十日之用,众位可有什么方略!”

此时旁边的一个上尉道:“团长,要不我们干脆突围算了,如今我们还有四千可战之士,弹药也算充足,足以让我们杀出重围了!”

但是这话刚落下,旁边的一个少校却是出口辩驳道:“突围那不正中了伪明贼军下怀嘛,他们在城外埋伏了重兵,如今我们这四千人只有半数不到是正规军的战力尚可,守备军的战斗力要差一些,如果是突围作战的话,就得严重依赖第四步兵团的战力,这用两千人去打四五万人,这不是突围,这是自杀!”

“不错,突围不可行,先不提我们能不能成功杀出去,但是我们军方能够突围出去,但是城内的万余民众呢,这里头大多可都是心像我大唐的忠义之士,城破之时,伪明贼军怎么会放过他们?”

兴泉府城之前作为大唐王朝的临时首都,可是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原先该城内的死硬分子大多已经是被清理或者牵制徒迁,剩下的都是配合的人,此外还是有大量和大唐王朝关系密切的人留在此地,这些人在明王朝看来,可都是附逆。

当初明军攻城之初就说过,如果守军投降的话好说,但是如果不肯投降的话,那么等待城破之时鸡犬不留。

别以为明军不敢这么干,他们真敢,而且还在正泰县城干过了!

正泰县作为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而且大部分大唐王朝的高层都是正泰人士,明王朝打下来后自然是要大杀特杀,当初劝降失败后,明军强攻该城,城破后城内固守的千余守军以及三千多民众被尽数屠杀,无一幸存。

好在明军大举来攻之前,守军就已经是对正泰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撤离,大批亲唐的人士被安排通过各种山路小道撤往黎平府,后来黎平府也不安全了,一部分甚至还撤到了柳州府。

本来兴泉府也是施行了大规模的撤退行动的,不过兴泉府的人口更多一些,而且前期撤退的都是工匠以及官员和家属,但是撤退到了一半,明军就杀过来了。

好在之前已经是把绝大部分的工匠们都撤退了出去,要不然的话,现在柳州兵工厂等几个兵工厂都还不一定能够开工生产呢!

然而即便是城内留下来的这些人,不到万不得已,也都是不能轻易放弃的!

当然了,让这一群军官们说不能撤退的主要原因,自然不是因为城内的普通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放弃,这话的四级意思就是,某种情况下是可以放弃的,比如说为了守军顺利突围。

但是想要突围和能不能突围,那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