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桃李树下说桃李(1 / 2)

剑道观止 戴夫子 1604 字 11天前

三道场,一位两鬓微霜的中年儒士带着一位青衫少年郎,来到那口锁龙井边。

正是刘先生和姚复圣。

两人来到一颗桃树和一颗李树中间。

突然,刘先生问了一个问题:“复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话何解?”

姚复圣,相貌清逸,温润内敛,既是学塾弟子,更是先生书童。当先生问出这个问题后,姚复圣觉得是先生在考究自己的学问,所以不敢掉以轻心,小心斟酌。

刘先生看着姚复圣如临大战大考的拘谨模样,会心一笑,说道:“随口一问,不必紧张。”

思考片刻后,姚复圣字斟句酌道:“学生记得,先生曾讲过,李广将军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爱戴。李将军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但是从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后来,当李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李广将军并不熟悉的平民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大英雄。”

“太史公为李广将军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真诚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人们发自肺腑的崇敬爱戴。”

刘先生看着姚复圣,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复圣,你说得很对,这就是先贤所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月二的齐鲁大地,春并未完全来到,桃树和李树的枝头上刚刚打上花苞,还未开放。

刘先生喃喃道:“冬已去,春已来,花开还会久吗?”

然后,刘先生看着姚复圣,又问了个问题:“复圣,桃李满天下,何解?”

有了刚才的经验,姚复圣此次回答就平稳了很多,他回答道:“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收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有教无类。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学生也发奋读书,学到了很多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为了感恩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树。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为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

姚复圣顿了顿,感觉意犹未尽,又补充道:“学生记得,后来在大唐王朝,宰相狄仁杰门生众多,累向皇帝推荐将相多人,朝廷里很多就对狄相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刘先生拍了拍青衫少年郎的肩头,说道:“复圣,李广将军立功立德,子质先生立言立人,这就是我辈读书人的浩然气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突然,三道场清风拂来,桃李摇曳,姚复圣双臂环胸,闭上眼睛,默默感受着天地之间的某种奇妙流转,然后吐出一口浊气,双手双脚附近,有一缕缕无形真气在激荡飘散。原来刚刚跟先生的对话,让姚复圣迈过第一境门槛,跻身第二境。

一身轻松的姚复圣,微微一笑,对着刘先生说道:“多谢先生指点。”

刘先生点点头,说道:“复圣,你在这第一境门槛上停留太久了,这是好事也有可能是坏事,今天水到渠成,跻身第二境。以后你更要凭一口气,点一盏灯。”

两人穿过绑在两树中间的木棍,来到水井边上,刘先生指了指水井,问道“二人不看井,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