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张 生产和工业的构想(1 / 2)

“现在咱们的第一台机床已经造出来了,句型用法我已经写成书面的形式给了大家。这次我们就是想要了解一下各位对这个加工程序上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意见,我这边的预计产能是16000左右一天,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达到。”

叶天现在也是挺无奈的,毕竟这可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速度和产量,不要要求太多了,现有的数量基本上可以支撑一个小厂的工作量了。至于说想要一家独大,这是不存在的,国家不可能允许一家独大的工厂。

螺丝钉做到底也就是那个尺寸,但是这相对来说,可是胜利的一小步。至于这个机械厂,是完全作为供货处理的,这种小零件等到一五计划之后,威力才能彻底的显现出来。所有的东西都达成一个标准,剩下的就是数量上的优势。

“我看了一下操作规范,产量差不多可以,应该能维持在一万左右,随着熟练度提升,可能会达到一万六左右。”

一天一万六的螺丝钉,这个数量是真不多,但是这也算解决了从无到有的地步。你别看现在这个厂长官就很大,但是你要实际做出什么事来,你发现你能做的还是有限。自己虽然是领了一百多号人,但是一台机床一天才能做一万六,这已经是极限的。但是你要想到,这一台机床运转的时候是三十个人一块儿忙活,自己的手里下有多少三十个人呢?

所以加工厂的产量极限也就是五万多左右的产量每天,这个数量还行,能够供给相当一部分的厂子,毕竟枪械上用到螺丝钉的就那么几个,剩下的是一些其他的零件。其他的零件还是比较好说的,等着人手扩充了,叶天这边做个简单的冲床冲出来就行了。

纳斯卡娅现在正在看着旁边的机床,这个机床原来是造螺丝钉的,这东西都是直接从仓库拿的成品,哪里会有什么人专门去加工呢。像是这种标准件,具体的尺寸是相差不大的,特别是有了完整体系的苏联工业。

但是现在的中国可是一穷二白的,别说标准件了,同一把枪两个厂子造出来的还不一样呢。苏联的援助不得不说还是非常及时的,不管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中国在苏联的援助下有了基础的工业能力,为了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那时候咱们只是负责让人吃饱,那么后来的发展机会,我们根本就没有资格去发展成为全门类的工业大国。于私人来说的话,苏联给人的感觉是很不好的。但是于公来说,人家帮助你发展工业了,并且帮你培训人员,这个功劳我们不能否认。我们没有理由去指责苏联的某些不好的做法,那是符合人家的国家利益的,就像是美国人民看待伊拉克战争一直是认为美国才是正义的那一方。

“康斯坦丁,这个东西原来是做这个的,真是比较稀奇。”

能不稀奇嘛,你们都自动化生产了,哪里像这里还需要去手动生产才行。这一天一万多的产量是不是慢的要死,至少在后世来说,这个产量是真不多。现在还没有铺开要,一旦铺开要了,你看吧,一天的产量估计都不够东北局的几个厂子用的。

“没办法,国内什么都要重新开始,就这个小东西国内还不能造出来,还得是靠我去想出来机床怎么造出来。这个东西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只能是手动了。”

旁边的几个工人拿起做好的螺丝钉开始测试,硬度测试是肯定需要的。这是特别要求的,因为螺丝钉有的会质量很差,十字锥可以拧花了。后世遇到很多了,拧着拧着就滑了,再一看,螺丝钉的十字都平了。

水塔这边建设的差不多了,正在封顶。大罐的钢板已经准备好随时去焊接了,预留的接口已经准备好了,焊接铜板和铜料基本上是符合要求了。上面的大罐一旦焊接好了,下面的工人立刻上去用水泥砖头封住三面,留下一面作为维修和清洗入口。